以史为鉴,明确目标,落实活动(党课讲稿)
以史为鉴,明确目标,落实活动(党课讲稿)
01-19 23:19:15 浏览次数:943次 栏目:党政培训
标签:党政培训心得,党政干部培训,党政培训ppt,
以史为鉴,明确目标,落实活动(党课讲稿),http://www.nx899.com
党的执政理论的这一历史性飞跃,迅速带来了党的执政事业的新局面,也促使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开始了新的历史性转变。首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取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培养锻炼了中国共产党人全身心发展国民经济与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能力。其次,实行对外开放,国门打开,国家先启动东部沿海地区为对外开放的窗口;继之,启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为对外开放、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龙头。随着对外开放格局的逐步形成,国家大量引进外资,引进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与先进的管理经验。西方方方面面地向中国涌入,中国层层叠叠地向西方涌进。在这对外开放“无硝烟的战场”上,锻炼了党领导中国人民走向世界、勇闯世界的能力和对外开放条件下如何执政的能力。第三,改革开放后,党在执政事业中,吸取“文化大革命”中“大运动”、“大民主”、不讲法制的沉痛教训,稳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党的执政能力也在“大民主”的层面,向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方向转变。www.nx899.com欢迎您访问, 欢迎您访问,
由于这一系列的根本性转变,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了粉碎“四人帮”后两年来党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党在思想、政治、组织领域的拨乱反正从这次全会开始全面展开。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从这次全会揭开序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以这次全会为起点正式开辟。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的光辉标志。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终于从严重的历史挫折中重新奋起,带领中国人民开始了改革开放和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的新长征。这是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进行的新的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在执政后的第二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
三、由“依政策治国”到“依法治国”的转变
中国共产党人在建国后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坚定地遵守“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的治国理政理念,实际执政中,主要是“依政策治国”,一切都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办事。在1949-1997年长达48年的时间里,培养起了中国共产党人制定政策、掌握政策和执行政策的治国理政能力。
改革开放之后,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迅猛发展,单一的“依政策治国”显然已跟不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党适时调整了治国方略,199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治国理政方略。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这些论断,是党在社会主义理论问题上的又一次思想解放和认识深化。从“依政策治国”到“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人执政能力的一个新的飞跃。紧接着,全党也迅速迈开了依法治国的坚定步伐,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也迅速开始由“依政策治国”向“依法治国”的转变。
党的十六大总结十五大以来全党“依法治国”的历史经验,进而集中全党智慧,进一步提出了“党的领导”、“依法治国”、“人民当家作主”三者有机统一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的新理念。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加强依法治国能力建设问题上,进一步提出了“依法执政”、“科学执政”、“民主执政”的新课题。从党的十五大到十六届四中全会的七年时间里,中国共产党人认真贯彻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积极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七年的艰辛探索,中国共产党人整体上基本实现了由“依政策治国”到“依法治国”的转变,依法治国的治国理政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同时,在国家的日常社会生活中,当具体法规建设还不成熟的时候,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还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政策建设、法制建设,二者相辅相成,有机结合于依法治国的历史进程中。正因为此,中国共产党人的依法治国能力极富中国特色。
四、由“实际能力”到“理论能力”的历史性飞跃
根据党的十五大确定的任务,全党在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中集中时间,分期分批开展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党中央对这次“三讲”教育高度重视,做出全面部署,进行精心指导。全党共有70万党政领导干部参加了“三讲”教育,其中省部领导班子成员达2100多人。党内外干部和群众对“三讲”教育十分关注,表现出很高的参与热情,仅直接听动员报告、参加民主测评和帮助整改的就有50万人以上。广大干部在“三讲”教育中切实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查找领导工作中及自身存在的问题,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普遍受到一次深刻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在坚持群众路线和党的民主集中制等方面有明显提高,经受了一次党内政治生活的严格锻炼。“三讲”教育中思想上、作风上的收获,不断转化成广大干部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廉洁自律、不怕困难、勇挑重担的实际行动。许多党外人士反映,共产党花这么大力量,在领导干部中进行这样认真的自我教育,显示了共产党人敢于揭露并解决自身问题的勇气和气魄。www.nx899.com欢迎您访问, 欢迎您访问,
实践证明,进行“三讲”教育,是促进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有效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正确决策,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特别是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思想政治建设的一次创造性探索和成功实践,是延安整风精神和党的“三大作风”在历史新时期的丰富和发扬。
面对即将到来的新世纪,基于对国内外形势、党肩负的历史任务、党自身建设实际的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江泽民在2000年春进一步提出:只要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我们党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这“三个代表”的思想和要求,进一步回答了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这一直接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它是深入思考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历史经验,深刻总结我们党近八十年历史经验,特别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成功经验做出的科学结论;是对党的性质、根本宗旨和根本任务的新概括,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对新时期党的建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各项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为十六大的胜利召开做出了必要的准备。
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共产党人的执政能力建设开始了新的历史性转变,即由“实际能力”到“理论能力”的历史性转变。
中国共产党人在55年的执政事业中,客观上存在着丰富的执政经验和执政能力,但缺乏理论上的总结和理论上的升华,用以能动性地指导执政实践。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对党执政55年的历史经验,进行了深刻的理论总结;对十六大以来的新实践与新经验,进行了新的理论概括;对党的执政理论,进行了理论框架和研究方向的定位。这样,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就由过去的“实际能力”开始向新时期的“理论能力”转变。这种由“实际能力”向“理论能力”的转变,突出地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十六届四中全会对党执政55年的历史经验,进行了深刻的总结和理论上的升华。十六届四中全会集中全党的智慧,从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理论的高度,论述了六条基本的执政经验,即:(1)必须坚持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2)必须坚持推进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增强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3)必须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4)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5)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6)必须坚持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以史为鉴,明确目标,落实活动(党课讲稿)
《以史为鉴,明确目标,落实活动(党课讲稿)》相关文章
- 以史为鉴,明确目标,落实活动(党课讲稿)
- › 以史为鉴,明确目标,落实活动(党课讲稿)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以史为鉴,明确目标,落实活动(党课讲稿)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以史为鉴,明确目标,落实活动(党课讲稿)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以史为鉴,明确目标,落实活动(党课讲稿)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以史为鉴,明确目标,落实活动(党课讲稿)
tag: 党政培训,党政培训心得,党政干部培训,党政培训ppt,党团材料 - 党政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