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成语大全

三字成语大全

12-20 17:25:46  浏览次数:281次  栏目:四字成语

几年前由甘肃师范大学编印的《汉语成语词典》则给三字成语以拨开乌云见青天的机会,其中收录了七个三字成语:口头禅、莫须有、想当然、下马威、闭门羹、露马脚、破天荒。至此,三字成语终于认祖归宗了。

其实,除此之外,三字成语还有不少呢,如:

【安乐窝】宋·邵雍自号安乐先生,隐居苏门山,名其居为安乐窝。泛指安静舒适的住处。 出自宋·邵雍《无名公传》:“所寝之室谓之安乐窝,不求过美,惟求冬暖夏凉。”

【不成器】器:指人的度量、才干。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物。多用以指人气质平庸,不能有所成就,没有什么出息。有时也指不学好,自甘堕落。出自西汉·戴圣《礼记·学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吹牛皮】说大话,闲聊天。

【打圆场】调解纠纷,从中说和,使几方面都能接受,从而使僵局缓和下来。出自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一回:“亏得和尚打圆场,好容易才把那女人劝下的,所以同了他来。”

【二流子】不务正业游手好闲的人。

【父母官】旧时指地方长官(州、县一级的)。

【狗腿子】指给有势力的坏人奔走帮凶的人。

【旱鸭子】指不会游泳的人(含诙谐意)。

【金不换】即使用金子来也不换,形容极为可贵。

【开后门】比喻利用职权给予他人某些不应有的方便和利益。古代衙门的内部院落门增减无所谓,可是大门之外在外墙上另开门洞是不被允许的,尤其是不得在内衙的宅门外另开小门,直通衙门外面。上级来考核时专门有此一项违法的项目——另开便门。如清代的《六部成语批注·吏部》专有此条:“另开便门,外省官员在其衙署旁边另作小门,放其私人出入作弊。”可见另开小门是和作弊相连的,“开后门”源于此。

【冷板凳】比喻因不受重视而担任清闲的职务或长期受冷遇。源自当年严嵩坏事做尽,皇帝终于知道了,严嵩在被劾将要治罪时,曾到孔府来托其孙女婿衍圣公向皇上说情。衍圣公以天下之法为法,断不愿做让天下人耻骂之事,拒不迎见,严嵩等了很久,未能见到他的女婿,在孔府坐了几个时辰的冷板凳后悻悻而归。这条板凳现在孔府,门口有落轿处,两边各有一条窄窄的板凳,如果主人不愿见来访的客人,就吩咐仆人让他们在那坐一会,那板凳太窄,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客人就会悻悻而归,就算一直坐在那里,主人也不会接见,于是就有了“坐冷板凳”的由来。

【满堂红】比喻各方面都取得好成绩或到处都很兴旺。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红纸牌儿在当中,点着几对满堂红。”

【鸟兽散】形容成群的人象鸟兽逃散一样纷乱地散去(多形容敌人溃逃)。出处:《汉书·李陵传》:“今无兵复战,天明坐受缚矣;各鸟兽散,犹有得脱报天子者。”

【飘飘然】由于迷恋某人或怀有极大的骄傲自大情绪而感到轻飘飘。形容得意。出自唐·李复言《续玄怪录·裴湛》:“神清气爽,飘飘然有凌云之意。”

【敲竹杆】比喻利用别人的弱点或以某事为借口来讹诈。出自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七回:“兄弟敲竹杠,也算会敲的了,难道这里头还有竹杠不成?”

【软骨头】比喻没有气节的人。比喻意志薄弱、没有骨气的人,甚至丧失气节的人。

【势利眼】势利眼又称“看人头”。人与人交往中,不看本质,以官职、衣冠、钱财取人,媚富贱贫,趋炎附势的势利心态。有谚“看见大,得得拜;看见小,踏一脚”,就是对势利眼的嘲讽。

【铁公鸡】比喻一毛不拔,非常吝啬的人。

【挖墙脚】比喻拆台,从根本上损害别人。

【小九九】现在人们一般把那些有心计、会算计、善谋划的人形容为心里有“小九九”。其本义指《九九乘法歌诀》,又常称为“小九九”。现在学生学的“小九九”口诀,是从“一一得一”开始,到“九九八十一”止,而在古代,却是倒过来,从“九九八十一”起,到“二二得四”止。因为口诀开头两个字是“九九”,所以,人们就把它简称为“九九”。大约到十三、十四世纪的时候才倒过来像现在这样“一一得一到九九八十一”。

【有心人】有某种心意或想法的人。

【左右手】象自己的左右手一样。比喻极得力的助手。也比喻两者关系极为密切或配合得很好。语出《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原以左手和右手最能为自己所支配来比喻二者互相配合、帮助。后转以喻得力的助手。

此外还有“杯中物”、“必以情”、“不旋踵”、“尝出入”、“东方骑”、“尔汝交”、“解花语”、“九折臂”、“牛眠地”、“打秋风”、“石尤风”、“一人敌”、“直如弦”、“稻粮谋”、“掉书袋”、“东家丘”等两百多条三字成语,其中很多已经不为常人所知。

另外有些三字成只是其中加了一个“之”而变成了四字成语,如“一字师”——“一字之师”、“一家言”——“一家之言”、“井底蛙”——“井底之蛙”、 “忘年交”——“忘年之交”、“邯郸梦”——“邯郸之梦”、“刀笔吏”——“刀笔之吏”、“嗟来食”——“嗟来之食”、“丧家犬”——“丧家之犬”、 “八斗才”——“八斗之才”、“百世师”——“百世之师”、“方便门”——“方便之门”等,另外有的也演变成了四字成语,如:“白日梦”——“白日做梦”、“抱不平”——“打抱不平”、“鬼画符”——“鬼画桃符”、“黄粱梦”——“黄粱一梦”、“辽东豕”——“辽东白豕”、“马后炮”——“放马后炮”、“绵里针”——“绵里藏针”、“墙有耳”——“隔墙有耳”、“五车书”——“学富五车”、“屋上乌”——“爱屋及乌”、“杀风景”——“大杀风景”、“不二门”——“不二法门”、“吹法螺”——“吹大法螺”、“虎而冠”——“虎冠之吏”、“九重霄”——“九霄云外”、“九回肠”——“回肠九转”、“壁上观”——“作壁上观”、“并头莲”——“并蒂芙蓉”、 “打死虎”——“打死老虎”、“一牛鸣”——“一牛吼地”、“一掊土”——“一抔黄土”、“步后尘”——“步人后尘”,还有些拓展成五字、六字、七字成语,如“抱佛脚”——“临时抱佛脚”、“风马牛”——“风马牛不相及”、“初生犊”——“初生之犊不怕虎”,而其前身的三字成语则很少用了,所以鲜为人知。

1、安乐窝:泛称安逸的住处。

2、杯中物:杯子中的东西,指酒。杜甫有诗云:“赖有杯中物,还同海上鸥。”

3、步后尘:后尘,走路时扬起的尘土,指跟在别人后面追随,模仿。

4、杵臼交:杵臼,舂东西的木棒与石臼。后称交友不嫌贫贱。

5、掉书袋:掉弄书袋,指言谈中喜欢用书上的文字或成句。

6、东道主:原指东路上的主人,后称款待宾客的主人。

7、恶作剧:过分地戏耍捉弄人。

8、耳边风:从耳朵边吹过的风,比喻听过后不放在心上的话。

9、 父母官:古时对州县官的称呼。

10、父母国:古时称自己出生的国家。

11、父子兵:上下关系亲如一家的军队。

12、风马牛:即风马牛不相及,喻指事物之间毫不相干。《左传·僖公四年》记载:“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13、黄粱梦:唐朝沈既济《枕中记》中记载,卢生在梦中享尽富贵荣华,等到醒来,主人蒸的黄粱还没有成熟,所以称黄粱梦。比喻虚幻不实的事和欲望的破灭犹如一梦。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三字成语大全

《三字成语大全》相关文章

tag: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四字成语大全,四字成语接龙,成语大全 - 四字成语

Copyright © 能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1 2 3 4 a b c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