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学习成功隧道之怎样提高观察能力
进入学习成功隧道之怎样提高观察能力
上述事实说明,缺乏丰富知识基础的观察,只是一种肤浅的、低级的、原始的观察,正因为如此,不知使多少有价值的现象从人们眼前滑了过去。
(三)要动脑多想
我们知道,哈雷彗星是由英国科学家哈雷在17世纪发现的。其实,我们的祖先早就对它进行了长期的观察,从公元前613~公元1910年的两千多年中,有31次珍贵的记录,根据这些全面的观察材料,不难发现:我们祖先每次观察到的彗星形状都十分相似,每次彗星出现的时间间隔均为76年,因此,看到的应是同一颗星。可惜,历史上没有这种重大发现的记载,结果这样重大的天文发现,被善于根据观察材料进行思考的后来人哈雷所揭示。
恩格斯谈到思维在观察中的作用时说:“单凭观察所得到的经验,是决不能充分证明必然性的。”他还说:“除了眼睛,我们不仅还有其他的感官,而且有我们的思维活动。”思维活动不但贯穿在观察的全过程,还要延伸到观察之前和观察之后。
观察之前,要确定观察对象、观察目的以及观察计划、步骤和方法,这些要通过思维活动来完成。观察过程中,对出现的各种现象,应当多问几个“为什么”,应当对观察中出现的每一种变化(现象),都打个问号,力求做出科学的解释。在观察结束后,面对一大堆观察结果,要继续思考。
难怪有人把观察叫做“思维的知觉”。只有在观察前、观察中和观察后,始终动脑筋思考探索的人,观察能力才会迅速得以提高。可以说,通过观察发现问题,通过思维解决问题。没有思维的观察,只能使获得的知识停留在感性认识的低级阶段。
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十分重视观察,他说:“应当先学会观察,不学会观察,你就永远当不了科学家。”在他实验室的建筑物上刻着“观察、观察、再观察”的警句。在这警句中,还应当看到始终贯穿着七个字:“思考、思考、再思考”,只有这样,观察中得到的知识,才可能插上翅膀,飞跃到一个新的高度,即从感性知识飞跃到了理性知识的水平。
(四)要认真细致
观察时,要专心致志,对每一个细小的变化都不放过。不少学生观察不认真,不细致,而这正是观察中最忌讳的。
例如,化学老师在讲到硫与铁的反应时,做了个演示试验:把少量硫粉和铁粉的混和物装在试管里,加热到发红,立即把酒精灯移开,反应继续进行。
当老师问学生看到了什么时,一个学生回答:试管底部先发红,然后向上移动,显然,反应是从下往上进行的。
老师又问:这说明了什么?学生答:是放热反应。
老师又问:你怎么判断是放热反应?学生答不上来了。
为什么答不上来呢?因为在观察时,只观察到红热现象从试管底部向上移动,而没有注意到红热一开始,老师就把酒精灯移开了。有的学生虽然看到了老师的这个动作,也误认为是为了节省酒精。其实,正是酒精灯适时移走后,反应仍然激烈地继续进行,说明了这是一个放热反应。
再如,在老师演示用排水取气法收集气体(如制氧)时,有的学生因不注意观察和思考,所以对先撤火,还是先撤试管搞不清楚,以致在自己做实验时出了事故。
可见,观察一定要认真细致,不能有半点马虎。
(五)要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
(1)全面观察和重点观察
对事物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要观察事物的各个方面,各种特性,然后,再观察它们之间的联系,从而对事物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例如,要掌握家兔的解剖知识,就先要观察家兔的各大系统,组成各个系统的主要器官,然后再观察各器官之间,各系统之间的位置关系,从而对家兔有全面的和整体的认识。
由于每次观察总有一定的目的,因此,可以根据观察的目的,确定观察的重点。例如,学习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需要观察一系列实验:弹簧秤的实验;磁铁和铁块相互作用的实验;磁铁和铁条相互作用的实验;带电纸球的实验。这些实验观察的重点主要放在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上,而其他现象就不作为观察的重点了。
(2)对比观察
进行对比观察,有利于迅速抓住事物的共性和个性,从而抓住事物的本质。
例如,学习光合作用时为了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光,把整片叶子放在光下照射,按操作步骤实验,最后,用碘酒染色,叶子变成蓝色,这是因为碘酒遇到光合作用的产物——淀粉而起了变化。但是,这还不能说明光是生成淀粉的必要条件。如果有人提出叶子不照光,也可以制造淀粉,加碘酒也可以变蓝,就不好回答了。这时就需要通过对照实验来进行对比观察,即把叶子的一部分遮住不见光,让另一部分见到光,然后进行光照实验。观察结果,会发现只有见光的部分经处理后遇碘酒变蓝,说明生成了淀粉。通过这种对比观察,才会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光是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我们所要求的是要能看出异中之同,或同中之异。”可见,对比观察,实质上是比较科学思维方法在观察中的运用,可以大大加快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3)重复观察和长期观察
为什么要进行重复观察呢?
首先,很多现象的出现非常迅速,稍纵即逝,观察的速度往往跟不上,所以需要进行重复观察。例如,化学实验有时要重复多次,才能得到满意的结论。
其次,有时出现的次要现象更加吸引人的注意力,所以往往因此而忽视了对主要现象的观察,只好再重复一次。例如,老师做氯气和氢气的化合反应实验,点燃镁条,引起氢气和氯气的檄烈反应发生“爆炸”,使瓶口的塑料片向上弹起。有的学生光注意看镁条燃烧,或被强光照得来不及看集气瓶——反应发生的地方。只好再重做一次,再观察一回。
第三,对很多事物的认识,不见得一次就能完成,需要反复多次才行;又由于事物本身发展的周期性,这就决定了观察的重复性。
为什么要学会长期观察呢?
,进入学习成功隧道之怎样提高观察能力- ·上一篇:英语听力训练:听力训练的几个具体问题
- ·下一篇:大师谈英语学习方法
《进入学习成功隧道之怎样提高观察能力》相关文章
- › 进入学习成功隧道之怎样进行系统复习_中考 学习方法
- › 进入学习成功隧道之怎样参加考试
- › 进入学习成功隧道之怎样提高记忆能力
- › 进入学习成功隧道之怎样提高阅读能力
- › 进入学习成功隧道之怎样提高观察能力
- › 进入学习成功隧道之怎样做学习计划
- › 进入学习成功隧道之怎样进行系统复习
- › 进入学习成功隧道之怎样做作业
- › 进入学习成功隧道之怎样进行课后复习
- › 进入学习成功隧道之怎样听课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进入学习成功隧道之怎样提高观察能力
tag: 能力 学习方法大全,学习方法总结,学习方法 - 学习方法大全
学习方法大全 推荐
- · 高效的学习技巧
- · 学习外语的十条经验
- · 化学基本理论及其学习
- · 中考文综考试如何复习_中考 学习方法
- · 进入学习成功隧道之怎样进行系统复习_中考
- · 初中英语复习资料 典型考题_中考 学习方法
- · 中考英语复习 基础与技巧并重_中考 学习方法
- · 英语阅读理解题如何得高分_中考 学习方法
- · 九条忠告 初中生应该知道_中考 学习方法
- · 中考文言文实词复习有窍门_中考 学习方法
- · 学过的东西老是记不住怎么办——跨越记忆的
- · 一线教师解读石家庄2017中考学科说明:历史
- · 晶莹多彩的玻璃_中考 学习方法
- · 中考语文:今年或考读图题_中考 学习方法
- · 如何复习物理才能达到高效率_中考 学习方法
- · 学习方法:创意 让文章出奇制胜_中考 学习方
- · 初三英语学习建议_中考 学习方法
- · 英语学习的误区_中考 学习方法
- · 英语学习顺口溜_中考 学习方法
- · 2017年福建省初中学业地理考试大纲_中考 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