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平:言辞隽永情更真

张平:言辞隽永情更真

12-20 17:12:12  浏览次数:754次  栏目:交际口才


见仁见智,但我一直把眼光盯着现实.如果说别人卖的是人参,那我就心甘情愿地卖我的胡萝卜,只要能对

我们现实社会的民主、自由,对国家的繁荣富强,对全体人民生活的幸福多多少少产生一些积极的影响,我

就心满意足了.”平实、自然而又通俗精辟.有人认为张平的作品大多涉及反腐败的问题,是有意迎合老百

姓的心理,对此,张平有着更加深沉的解释:“反腐败并非只是老百姓的事儿,我们党和政府对惩治腐败更

有信心.我选择了为百姓说话,就不可避免地要面对这个敏感而沉重的话题,只要作家不回避矛盾而又恪守

良知,其作品必然涉足反腐败的题材.”我担心这样的作品多了,势必会把社会形象染黑了,反倒使人民丧

失了信心,张平则不以为然,他说:“腐败不是作家写出来的,而是客观现实,既然产生了腐败,作家就要

捉笔为刀,冲锋陷阵.不管腐败现象多么猖獗,要看到我们党和政府惩治腐败的决心是大的,我们社会的主

导力量是健康的、积极的,我们国家的前途和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前景是光明的.”精辟的言辞为我们展

示了一幅充满希望的美好前景,也表达了一位“人民作家”的豪迈情怀.


   谈生活,言辞质朴表心迹对一个作家来说,生活本身并不决定作品的优劣,决定作品优劣的应该是对

生活的态度,就是说,每一部作品都是作者思想、情感、人生经历的外在反映.张平正是以积极的生活态度

来直面人生的.


     交谈中,我曾谨慎地问了这样一个问题:“听说一位奥运会运动员夺得金牌以后,各级各类奖金累积

已达上千万元,您这一部作品获奖以后也不过区区几个钱,您不觉得心理不平衡吗?”张平轻松而坦然地说

:“社会分工不同,各自发挥的作用也不尽相同.比起1998年抗洪抢险中,那些扛沙袋、堵缺口,甚至献出

年轻生命的战士们,我还能说什么呢?作者的责任意识决定他的写作动机,我们讲社会效益第一,同时也讲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但如果只把眼光盯在钱上,就必然陷入功利主义的误区,其作品也必然是速朽

无疑.”在此,我不由得想起巴尔扎克的一句话:“在苦思苦想、废寝忘食的创作过程中,任何出自金钱的

考虑都不在心上了.”这种观念是偶然的巧合吗?显然不是,因为他们有着同样的写作动机——服务社会、

服务民众.


     在谈话即将结束之际,我不无冒昧地调侃道:“张老师,您成了名人了,今后老百姓再见您也许不容

易了吧?”张平似乎早有这样的准备:“你千万别把我当什么名人,我能小有成就,还不就是咱与百姓贴得近

吗?记住,我还是我,我的心里只装着老百姓,绝不在民众的疾苦面前闭上眼睛,而去媚时媚势,见钱眼开

.”质朴的言辞犹如心灵的音符,弹拨着作家的精神脉搏,也呼唤着世人的责任与良知.


     采访结束时,我请张平为《演讲与口才》杂志题词,他欣然应允,挥笔写道:“独树一帜,天地广阔

.”柳遇春风方着绿,船离滩头始扬帆.愿张平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愿

这位“人民作家”永远是人民群众的代言人.

上一页  [1] [2] 

,张平:言辞隽永情更真

《张平:言辞隽永情更真》相关文章

tag: 张平   交际口才,交际与口才大全,交际与口才txt,演讲与口才培训 - 口才培训 - 交际口才

Copyright © 能学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1 2 3 4 a b c 5 6 7 8